第一大类:提成律师
张律师实习转正后,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执业。所里给张律师三七。三七的意思就是如果张律师的客户委托,张律师就可以得到律师费的70%,其余30%都是夏虎管理费。张律师初来乍到,凭着之前积累的办案技能和朋友同学亲戚介绍的案源,一年勉强能拉到十几个案子,律师费一般在3000到20000元不等。
一年内,张律师共成了6万案子, 前面3万元,张律师老老实实的让客户把钱打到所里,并开了发票,张律师领了提成21000元。后面2万张律师迫于生活压力决定自己私藏了这笔钱,用个人名义收了钱没开发票(只有律所才能开发票)。 这一年,张律师给律所贡献9000元,给国家贡献3000元左右的税,同时自己到手41000元。没有保险,没有公积金,平均月收入4000不到。
第二大类:工薪律师
马双双小姑娘法学院毕业,在律所实习转正,由于实习期一直跟着主任夏律师做徒弟,接触了不少案子,夏律师告诉双双,只要她愿意继续留下来辅助他,可以每月支付3000元底薪加上5%的提成作为回报。
之后双双开始起早贪黑,周末加班一起参与了120个案子,这120个案子共盈利100万元,双双却只拿到5万元提成,加3000底薪,一年8万收入。其余全部进了夏律师腰包。双双心里很气愤,但自己没有案源。之后希望找一个轻松点的法务或者能提供案源的律师事务所。
第三大类:律所主任
夏律师以前是北京一家律所的律师,执业满三年,每年能营收100万律师费,但律师只给他60%的提成,夏律师想想觉得不如自己单做,这样不用让律所挣这个钱了。但司法局要求至少有三个执业满三年的律师才能开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还差两个,于是夏律师满北京的找执业3年以上的合伙人。就这样找到了提律师和赵律师。三个人便开始了合作,夏律师做主任,占律所20%的股份,负责律所的管理。赵律师是金主,出资100万作为开所的初始资本,占60%。提律师不参与分红也不参与管理。新律所很快成立,租了400平米的办公室,一年房租80万。赵律20几个正式律师,几个实习律师。很快初始资本渐渐花光。夏律师,除了办案,还花了不少心思在律所管理上,案源没有时间开拓,营业额仍然维持在100万的水平。去掉杂七杂八的税,到手80万左右。而赵律师每年悄悄地赚几百万,都不开票,完全不算律所的进账。律所资金链出现问题,下面的员工,也因为待遇不好,纷纷跳槽。夏律师很苦闷。
第四大类:实习律师
大学生小李找到了一家律所实习。一开始没有工资,跟着资深律师见习,每天在律所无所事事。律师有客户才来办公室,小李屁颠屁颠儿去给客户倒水,客户和律师聊得什么他一句也听不到。等了两个礼拜才终于有个律师让小李帮忙立个案。经历了前后将近一年的等待,用了两年时间小李才拿到了朝思梦想的律师证。拿到证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转所。小李给自己找了一家做交通事故的律所,忐忑不安的去面试,生怕别人看出来他其实一个案子都没有办过。这一年小李到手收入2万多元,营业额是0。
律师行业
一年有近3000家所,22000多人的北京律师集体贡献了110亿律师费,平均每个律师贡献营业额49.3万,到手收入16.4万。律所其实真的是没钱,主任也好、合伙人也好,大家都是各拿各的。一旦贡献的管理费比较高,对律师个人不划算,他就会找一家管理费相对比较低的所,或者去做合伙人,干脆自己开所。律师都是师傅带徒弟,徒弟独立,师傅再带徒弟,徒弟再独立。不是孤家寡人,就是被市场淘汰。律所一般也不大量的聘请律师,但是永远欢迎律师挂靠,因为聘请律师要分自己的案源,而来挂靠的律师可以提供律所管理费。主任斗副主任,合伙人斗合伙人都是很常见的情况。
最后再来谈一谈律师收入问题。
一、非诉工薪律师
起薪比诉讼(无案源)律师高,但是成长瓶颈明显,上升空间不足,且工作强度普遍较高。一线非诉所起薪一般在1万每月以上,少数精品所能到2万,加班是正常的,通常是一周七天,每天晚上11点下班。除了加班另外一个痛苦的事情是出差,赶上一些特别的产品能达到365天出差300天以上。接触不到客户是主要问题,所以很难谈的上拓展案源。少数有天赋的律师会一跃成为合伙人。否则越接近40岁越不如年轻人。
非诉工薪律师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上面而是来自下面,培养一个非诉律师很容易,很多工作其实本质是体力劳动,实际没有很多技术含量。这样对律所来说长期雇佣有经验的熟手不如培养新人划算(年终还可以给的少点)。但也有命运截然不同,所以找工作提前能了解一下应聘律所团队的薪资和团队文化比较好。
二、非诉律师
北京收入排名靠前的全部来源于这部分律师。所以可以说是极少数的大咖拉高了律师行业的平均收入。但是这群人的人数占的比例很小。非诉的单个案件收费高的特点让律师比较容易突破自身的体力瓶颈。
三、诉讼律师
没有案源的诉讼律师收入很低,但是有案源的诉讼律师收入一般可以达到30万左右。30万就是一个律师有3个稳定的老客户不断介绍案源的一个平均的收入。这个段其实人数众多,创收稳定,平均收入高过同年级的非诉律师。
四、区域不均问题
京沪广深这四个城市即是一线城市,也是律师业的一线城市。我发现很多二三线城市已经不是十分适合年轻律师的发展。案源被少数律师垄断。市场容量小。本来年轻律师就已经很难熬了,如果再被老律师轻易的垄断案源,就更难有所发展。中国律师的收入怎么样?能赚钱的一直忙着赚钱,不赚钱的稀里糊涂就退市了,还有一群苦哈哈的熬着。法制环境差,文科生为主,严重务虚,盲目发展,产业化不足,可持续性差。其实律师业整体的钱没少赚,甚至每年都递增不少。但是整体的管理水平迭代速度是极慢的,比中国的其他行业慢许多。我抱怨的很多,可能有些说的不对。
正向的说,现在做律师,来中国这个法律服务发展严重不足的行业淘金,也恰好是好时候。
因为如果行业发展的特别成熟了,那入市门槛也必然提高,要么是法学院特别贵,要么是司法考试通过率特别低